對於很喜愛日式建築但口袋又沒深到可以常往日本跑的我
這次的宜蘭行特地安排了一個非常日式的景點 - 「宜蘭設治紀念館」
怎麼樣?
聽起來就是一個很有深度的地方吧!
而且這裡面還真的可以在榻榻米上打滾喔~
不是像金瓜石的「太子賓館」或是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那種只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的日式房子喔!
基本資料
地址:宜蘭市舊城南路力行3巷3號
電話:(03)932-6664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日上午9時至下午5時
休館時間:週一、每月最後一天 、除夕
門口並沒有很明顯的售票處
也沒有人在驗票
不過進去以後很仔細往左邊看的話
可以發現這裡有一個售票窗口...
有良心的朋友就自己過去買票吧!
比較沒天良一點的人...我是覺得你沒有買票也不會被發現的感覺
像我這種乖寶寶當然是義不容辭、刻不容緩立刻就先過去購票
這裡的票價是全票30元、半票20元
宜蘭縣民免費
早知道先去跟我宜蘭的朋友借證件(kidding...)
俗話說得好「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堙,簾幕無重數」
不過這裡所種植的並不是楊柳
而是百年的老樟樹和羅漢松什麼的
每顆都高聳又茂密
就算是大太陽的天氣
庭院裡也好陰涼的感覺
這顆樹也生長得太威猛了一點
直覺讓我聯想到「蘭若寺」的千年老樹妖...
這顆上面被「伏石蕨」給寄生的樹叫做「茄苳」
也是一種可以活到非常老的樹木
又稱為「重陽木」喔!
聽說它的種子拿去醃漬的話
還可以用來做藥膳和食補的用途
例如燉成雞湯之類的
不過不要因為我講了這個以後
你就真的跑去「宜蘭設治紀念館」把人家「茄苳」的種子都給挖光光
到時候被抓去警察局我可不負責~
這裡佔地800坪、建築面積74坪
紀念館隔壁還有另一棟建築物也很日式
聽說是宜蘭農專(現宜蘭大學)校長和縣府主秘的宿舍
不少文青們都跟我(假文青)一樣喜歡來這樣的場所拍拍照、感染一下這邊嫻靜的氣氛
有時候朋友常會說「某某地方無聊死了!下次不會再被騙去了」
但是那是每個人對「好玩」的定義不一樣
像我就覺得來到一些很有歷史的建築看一看
或是到鄉下的老街走一走
很有一種慢活的樂趣
並不是非要到「九族文化村」去看航海王的特展或是去「六福村」坐大怒神才叫好玩
(但對有些人來說就是要那種才不算無聊)
接下來要入館參觀了
這裡因為是有鋪上榻榻米的地板
所以必須要脫掉鞋子
而且腳臭者不得入內(誤)
裡面其實還有室內拖鞋可以換上
不過大部分的遊客都沒有穿
我也覺得直接穿襪子進去比較好
誰知道前一個穿上那拖鞋的人有多嚴重的香港腳啊!?
您說是吧?
這種充滿歷史、人文背景的紀念館
通常都會有導覽的服務
不過也都只提供給團體客
我們這種散客就自己拿簡介翻一翻就好
其實逛起來也比較輕鬆
這間是團體客限定的媒體播放室
看到這些照片就讓我想到最近很火紅的「賽德克·巴萊」
大家請多多支持國片啊~
(亂扯一通)
不過講點認真的
這個「太陽旗下」的看板確實就是在介紹日據時代的事情
宜蘭人跟南投霧社那裡的人一樣
一開始受到日本的殖民統治時
也有發生一些武裝的反抗行動
但是最後也可以說是託日本人的福吧...
讓宜蘭的交通跟建設什麼的有了很大的發展
日據時代這裡是宜蘭郡郡守的宿舍
光復後則由國民政府接手
(以前的歷代縣長都住在這)
所以內部陳設的東西主要涵蓋了三個時期的文物史料
第一是清朝的噶瑪蘭廳時代
第二是日治的宜蘭廳時代
第三則是光復後到現在的宜蘭縣時代
每一個時代的官印都不太一樣
我在參觀的時候
裡面的遊客並不算非常多
所以拍照的時候比較不會被一些礙眼的遊客干擾構圖
可以盡情拍爽爽
歐~耶~
這種地方不免會有許多文獻之類的史料可以翻閱
遊客們可以透過這些書籍了解宜蘭的歷史、人文、教育...等等
但是正常的遊客不是歷史學家
通常是不會那麼有心啦...
我們欣賞一下建築之美就好了
這裡的建築大部分都是使用來自「太平山」的檜木
為了怕燎原之火輕易可以把這裡摧毀
在木製結構之上也有塗上石灰等防火建材
如此一來就算是火災過後
主結構基本上也是可以保留下來
不至於付之一炬的
內部結構之美不用我多說廢話
大家看照片應該就可以感受到挺美的
尤其這裡的燈具
整個是用木頭的材質去做的
相當典雅復古
裡面這間房間有展示這棟建築屋簷和屋頂上面各部份的材質
這些東西除了美觀以外
還讓建築有了隔溫、防雨的功能
這間房間挺妙的
遠看的時候還以為有設一個神壇之類的
近看才知道這是「三大老像」
他們分別是翟大老、陳大老與楊大老
因為身分是清朝派來整治葛瑪蘭的巡撫
所以身上穿的也是清朝的服裝
聽說當年他們三位把宜蘭治理得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所以在宜蘭好幾個地方現在都還可以看到他們的塑像
整個紀念館因為經過多次的翻修、補強
所以其實不會有什麼斑駁的感覺或是看到蜘蛛網之類的
感覺是很新的舊式建築...
牆壁上貼著許多記載宜蘭的許多大大小小歷史事件跟相關背景
大家有興趣的話再自己去看
我怕介紹太多的話
有人可能會睡著
聽說很多MV和熱門廣告都是來這裡取景的
(江蕙的「家後」就是在這裡拍的
偶像劇「那一年的幸福時光」也是在這裡取景)
濃濃的日式風情拍出來的感覺真的很棒
我也來拍一張新的宣傳照
(嘔吐袋請自備)
Damn it!
這張忘記縮肚子了...
館內有一些簡單的互動式設施
可以了解宜蘭市鎮的變遷
照片上那些是古早時代的街景、建築
這個如果我沒猜錯的話
應該是古早時代的浴盆吧!?
這牌子上面的「王攀元」是一位出身自江蘇北部的畫家
早年都在大陸工作
1952年應羅東中學吳校長之聘到宜蘭來教美術
後來還加入蘭陽畫會為顧問
也開過不少次畫展
2008年的時候還獲得仰山文教基金會頒發的「噶瑪蘭獎」
不過我還是不知道他的名字為什麼會在「宜蘭設治紀念館」的牌子上面
可能這些字是他刻的吧!?
悠閒的午後
看著狗狗悠閒地趴著休息
我突然有一種很想睡覺的感覺...
對了!對了!
這裡的日式庭園跟之前「花博」的那個安藤龍所打造出來的日式庭園一樣
是採用一種叫做「枯山水」的手法
指由細沙碎石鋪地再加上一些疊放有致的石組所構成的縮微式園林景觀
偶爾也包含苔蘚、草坪或其他自然元素
但是裡面並不會真的有水
這樣乾枯的景觀聽說比較有禪意也有讓人安定下來的效果
不知道各位看官可有感受到呢?
不過這裡的庭園也不是只有一種風格
旁邊還是有小池塘什麼的啦!
蚊子有點多就是了
這個「宜蘭設治紀念館」就位於「新月廣場」的不遠處
過一個馬路就到了
而且票價只要30摳摳
比吃ㄧ碗大碗的滷肉飯還便宜
各位日式建築的粉絲們有機會到宜蘭市區玩的時候
不要錯過這個好地方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