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賀川壽司屋」吃飽飽以後
接下來順著地圖往「慶修院」的方向前進
一路上晴空萬里
絲毫沒有下雨的跡象
令人非常心曠神怡
這間「慶修院」位於花蓮的吉安鄉
離花蓮市區大概十分鐘的車程而已
不算太遠
而且一路上還可以欣賞田園風光
果然是好山好水啊~
「慶修院」在日治時期的時候是真言宗布教所
原本的名字是「高野山布教所」
現在是台灣的國家三級古蹟
基本資料
地址:花蓮縣吉安鄉中興路345號之1
(沿中央路到達吉安後,右轉中山路三段,至慶豐左轉吉安路(台9丙線),在吉安國小對面中興路口左轉即可到達)
電話:(03)852-9905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日 上午9:00~下午6:00( 週一休館)
據說這裡是台灣保存最完整的日式寺院
看看這個很像地藏王菩薩的石像
是不是很有日本的風情呢?
門口有販賣兔子造型的石畫彩繪
價格從40元~150元不等
我在想可能每年都會有不同生肖的彩繪吧!?
這裡的珍貴文物有由日本迎奉的空海本尊、「光明真言百萬遍」石碑、不動明王石刻、百度石及八十八石佛迴廊...等
每項文物都有中、英、日文的立牌說明
不會讓你逛得感覺全在走馬看花而已
入口處這個是「手洗舍」
在日本的寺廟參拜之前
潔淨身、心、意的地方
不是拿來喝的喔~
(不過據說有些信徒也會拿來漱口
這樣說出來的話才會比較「乾淨」!?)
這裡在日據時代主要供奉的神明是不動明王
現在改為不動明王供奉於側室
正堂改奉祀釋迦牟尼佛及觀音菩薩
(照片中的為不動明王像)
院內的老吊鐘看起來已經年代久遠
所以現在只供參觀
可不要亂敲啊!
旁邊的佛堂建正面採出軒式入口「向拜」出簷
結構型態以木構架系統為主
屋頂則是日本的「寶形造」
這些都是遵循著日本傳統高野山脈寺院的形式
入口處掛著漂亮的彩色布條
可以自由進入參觀
不過嚴禁在裡面喧嘩、飲食或是擅動堂內的法器物品
周圍的欄杆也不能倚靠或坐在上面喔!
整個佛堂的感覺非常莊嚴
許多信徒不是只用來看看的心態參觀
而是用非常虔誠的態度在膜拜呢!
佛堂這邊播放著日式的梵音
不過聽起來感覺還蠻舒服的
有一種祥和的氛圍
這些是佛堂內的法器與經文
四周的迴廊旁邊種植了許多花草樹木
映入眼簾的是片綠色的庭園造景
幽靜的感覺跟中式的寺廟完全不同喔!
吊掛在走廊上的風鈴
很有夏天的味道
院內的最深處有一間類似多媒體展示館的房間
裡面播放著「慶修院」的一些歷史沿革以及相關的介紹影片
這個桌上壓著木板的石頭
不知道是不是也有用來當紙鎮的功能
房內還提供了一些宗教、歷史、文化相關的書籍供民眾翻閱
不過只限現場閱讀
不外借的喔!
桌上的留言本
如果你心血來潮有什麼想告訴佛祖、神明的
也可以寫在這邊
後門有一個非常日式的小庭院
可以聽到潺潺的水流聲與竹子碰撞的聲音
還蠻有禪意的
這位武田幸吉是德川家康的第五個兒子
不過不知道他的石像為何出現於此
不知道今天的好天氣是晴天娃娃帶來的嗎?
庭院的石桌上有一副石頭材質的大象棋
每一顆棋子直徑約七公分
拿起來還蠻有重量感的
掛護摩木的漂流木造型架
護摩木也就是祈福板
真言宗求神祈福的方法之一
在板上寫下自己的心願
繫在佛堂前
由眾神日夜護佑
連看起來年紀很小的抵敵都如此誠心祈禱
日本四國附近有88處靈場
成為日本善男信女許願之地
「慶修院」裡提供的88個石佛代表88處靈場
其中16尊為歷史文物
保存相當完整
這裡有一個類似許願箱的石罈
可以投一點零錢下去供奉給神明
投完錢以後拉一下這根繩子
福鈴響起後就可以開始雙手合十
在心中默默許願了
跟在日本的神社差不多
矗立高聳的「光明真言百萬遍」石碑
相傳信徒若由住持法師帶領
雙手合十、順時針方向繞走石碑
並唸佛號「南無大師照遍金剛」
就可以把身上的病痛都治好
慶修院供奉的主神之一是這位「弘法大師」
他是日本真言宗的開山始祖
非常受中國及日本的尊崇
對喜歡尋求心靈平靜的朋友還有攝影愛好者來說
這裡是一個很棒的地方
不過如果你不是這類的人
可能會覺得這個地方很無聊
行程連結:
第一天 午餐(賀川壽司屋)→慶修院→炸蛋蔥油餅→夏屋(民宿)→晚餐(戴記扁食)→洄瀾薯道+德利豆乾+曾記麻糬→五霸焦糖包心粉圓→阿之寶手創館→舊鐵道人行徒步區
第二天 早餐(夏屋女主人的弟弟開的早餐店)→七星潭風景區→光隆宇宙樂園+光隆日光猴子軍團→午餐(星爺肉骨茶)→松園別館→石藝大街創意市集→晚餐(三隻無尾熊Pizza+南濱夜市)
第三天 早餐(夏屋女主人的弟弟開的早餐店)→七星柴魚博物館→忠烈祠→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午餐(幹道肉餅)→花蓮鐵道文化館一館+二館→下午茶(公正街包子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