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來到的是一間之前看「食尚玩家」節目時看到的臭豆腐老店
名叫「劉家臭豆腐」
這裡的老闆(劉清山先生)十幾歲時跟著一名外省老伯伯學賣臭豆腐
學成後在火車站對面的陽明海運樓下走廊擺起攤位
一賣就是五十年
後來又從陽明海運樓下的攤位搬到基隆火車站前的港西路
(離火車站走路三分鐘左右就到了)
因為口味獨特
所以附近有很多老主顧和阿兵哥什麼的都實常來捧場
對於愛吃炸臭豆腐的我來說
當然是不能錯過這樣的美味嘍!
基本資料
地址:基隆市仁愛區港西街19號
營業時間:13:00~21:30(全年無休)
p.s.網路查的營業時間是13:00開始
不過我這次12點多去
一樣有在營業
店內是很簡單的小吃店
並沒什麼特別之處
賣的東西除了招牌的臭豆腐以外
還有麵類、米粉跟湯類
價格真的都很路邊攤
絕對是平民路線的小吃
(節目裡推薦的是他們的臭豆腐、綜合羹湯、豆乾包)
首先介紹一下臭豆腐的部份
他們所使用的臭豆腐全都是手工製作的
雖然成本比較高
(跟機器做的相比)
而且可以保存的時間比較短
不過臭豆腐一定要手工製作的才會夠臭夠Q
這是機器生產所無法比擬的
好吃的秘訣還有一點就是火侯的掌握
據說這位劉老闆手藝精湛
炸出來的臭豆腐會讓人口頰留香
所以口碑不錯
這盤是我點的「臭豆腐」 40元
份量就是普通的量
上面沒有加什麼蒜蓉醬之類的
感覺只加了一點點醬油
剩下的是蠻鹹的辣椒醬
而泡菜的部份
除了醋以外還有加入檸檬汁之類的
吃起來格外爽口
原本以為咬下去以後會是超級酥脆的口感
不過這家臭豆腐走的路線是炸得不要太過頭也不要太濕潤
因此口感有點脆又不會太脆
聞起來的味道也不是很臭
整體來講還不錯
但不是我吃過最好吃的炸臭豆腐
我比較偏好那種炸得非常脆的
接下來要品嚐的是這碗「綜合湯」 40元
裡面有豆干包、魚丸以及魷魚羹
湯頭走的是非常清淡的路線
只簡單加了些胡椒粉和芹菜
這就是傳說中的「豆干包」
長得真的很像淡水的阿給
只是這個的形狀是三角形而已
同樣是油豆腐搭配魚漿的組合
蠻大塊的
咬開來以後
裡面包的是豬的絞肉
而不是阿給裡面的那種冬粉
經過翻炒後的絞肉吃起來蠻香的
一口吃下去還會有湯汁流出來
相當美味
這顆魚丸的質地很柔軟
不是那種有點QQ脆脆的魚丸
比較適合沒有牙齒的老人家吃
我個人不是很喜歡
魷魚羹跟魚丸也有類似的問題
吃起來很軟
但是沒什麼嚼勁
而且我很懷疑這真的是「魷魚」羹嗎?
因為我好像沒有吃到魷魚...
綜合以上幾點
我比較推薦大家去吃的話點「豆干包湯」就好
(但這只是我個人的口味啦!
也許有些人就是偏愛很軟的魚丸跟魷魚羹也不一定)
這一盤是「大麵炒」 25元
以價格和份量來看
非常經濟實惠
老實講我是第一次聽過「大麵炒」
至於它跟「炒麵」差在哪裡咧~
個人的感覺是這油麵好像根本不是用炒的
只是把它蒸熟而已
然後上面再加上燙好的豆芽菜跟肉醬、蒜末等食材
吃起來沒有像炒麵那麼油
但是也是蠻香的
屬於那種簡簡單單的古早味美食
我朋友吃得津津有味
這邊的臭豆腐雖然在調味上跟口感上都不是我最愛的那一味
但是其實也算好吃
而且有的人喜歡吃很臭的、有的人喜歡吃比較不臭的、有人喜歡吃脆的、有人喜歡吃軟的
我還是推薦大家可以來嚐嚐看
以後如果再去基隆玩
沒找到更優的炸臭豆腐以前
我還是會再來這裡吃
(比「X林夜市」室內那區的臭豆腐都好吃)
隔沒幾間的港西街15號是老闆的弟弟開的店
哥哥那邊負責臭豆腐、羹湯和豆干包
弟弟這邊負責麵類和米粉類的餐點
不過不管你坐在哪家店
都可以點所有的餐點
菜單是相通的
我覺得都是經濟實惠的小店
老闆跟其他員工也都蠻熱情招呼的
哪天吃膩了基隆廟口不妨也可以來這裡捧場一下喔!
- Sep 06 Tue 2011 14:19
【基隆】在地50年的老店「劉家臭豆腐」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