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天的早上起床以後
門外是湛藍的天空
雖然氣溫讓人直冒汗
但是看到這樣的大晴天還是很開心
這天一樣是先到甜媽(夏屋的老闆娘)的弟弟所開的美X美享用早餐
接著就前往民宿旁邊的「七星柴魚博物館」去逛一逛
之前看過某格友的部落格文章提到這個地方相當無聊
所以其實我本來是沒打算把這裡排入行程之中
只是沒想到它離「夏屋」近成這樣
又免收門票
而且這天已經從民宿要check-out了
也不想跑太遠的景點
所以可以去看看
基本資料
地址:花蓮縣新城鄉大漢村七星街148號
電話:(03)823-6100
營業時間:8:00-19:00
「哇~好大的...這個應該是鯖魚吧?」
這個地方本來是「七星柴魚工場」
停產以後才改建成現在的柴魚博物館
館內分為熱食餐飲區、文化探索區、學習體驗區與紀念商品區
全面都有冷氣開放
所以逛起來挺舒適的
腳下的空間有栩栩如生的假人模型
模擬的當年柴魚生產的環境
不過乍看之下還蠻恐怖的
加上整個環境本來就有點昏暗
所以有點像是在逛鬼屋的感覺
柴魚在日本又稱作為「鰹節」
製作的流程相當繁瑣
從鮮魚到製作完成一條魚乾大概要花費近一個月左右的工程
真是片片皆辛苦啊!
柴魚製程小知識:
切除頭部、內臟 → 水洗 → 生切成縱剖魚片 → 上架 → 煮熟 →冷卻→ 拔骨 → 整形 → 第一次高溫焙燻(一番火)→第二次低溫焙燻(二番火)→ 冷卻、削修整型→ 成品
製作柴魚的過程中
首先要先用高溫火烤一次
接下來要低溫焙燻
燻製時所採用的木材有很多種
像是照片中的木麻黃
還有荔枝樹枝、龍眼木...等等
不同的木材燻製出來的柴魚當然香味也會有所差異
說出來大家可能會笑我
老實講我之前真的不太清楚「柴魚」真的是用魚去作成的耶!
因為乾燥的柴魚片吃起來就像木屑的感覺
所以我一直以為那是素的東西之類的...
只是名字剛好取為柴「魚」而已
真的是太沒常識了
還好這次來到柴魚博物館
讓我這個土包子好好上了一課
這裡有很多早期柴魚工場在用的機械
不過現在新的技術所使用的新器材也不同了
常見的柴魚大部份是由鰹魚或鮪魚所製成
不同的魚類有不同的切割方式
燻製完以後還要用特殊的菌種讓它變得更乾燥
這樣才可以提昇它的香氣
光是只能看跟聞的話就太不夠意思了
這裡還提供了免費的柴魚熱湯呢!
熱湯前面的牌子有寫說最好裝3分滿就好
我原本想說怎麼那麼小鼻子小眼睛
已經說免費了還怕人喝太多
後來才發現這熱湯的溫度真的可以燙死人
如果裝太滿的話真的會連握都握不住
一次裝3分滿就可以喝很久了(很燙口)
這裡因為還有在賣相關柴魚產品
所以熬煮出來的湯非常好喝
喝起來甘醇美味
好想買一包回去給我媽煮呢(不孝子)!
這裡除了馬總統以外
還有很多知名的藝人來參觀過~
連來自馬來西亞的曹格都在其中
一樓還有一區就像水族館一樣
有數十個大大小小的魚缸
裡面總共有數百種以上的各式活體魚類可以參觀
p.s.其實館內是有提供導覽的
不過要15人以上的團體客提前三日預約才提供這項服務
散客的話只能自己慢慢看導覽排的解說了
這個是真人在操作柴魚生產的相關機器
柴魚博物館共分為三層樓
接下來去二樓逛逛吧~
不要以為我的腿有那麼長
其實是二樓的天花板比較矮
二樓是「文化探索區」
這裡的多媒體放映室播放著的是一些關於這個柴魚博物館的歷史
以及從捕魚開始到生產成柴魚片的紀錄片段等等
讓遊客能可以去感受當年工場的盛景並了解柴魚製作的過程
三樓是關於現在台灣漁業的一些概況介紹
包括有常捕獲的魚類以及用來捕魚的一些常見器材...等等
同時也有小朋友最喜歡的蓋紀念章處
原來魚字旁部首的字有這麼多
好多都是我活了大半輩子才第一次看到的
你認識幾個呢?
帶小朋友來的話可以玩一玩的九宮格拼圖
這裡有一個可以模擬餵魚的電腦軟體
不過不知道是軟體故障還是滑鼠有問題
這天怎麼按都沒反應
這裡還有一些DIY的活動體驗
像是...
DIY 刨魚花 每人/每份材料費100元
七星彩石拼畫 每人/每份材料費150元
彩繪鰹魚飄 每人/每份材料費150元
不過因為多多少少還是想省一點錢
所以這天我是沒有參加體驗啦!
最後就逛回一樓的販賣部了
這裡販賣的產品除了柴魚相關製品以外
還有賣各式魚乾、魚絲、魚片、丁角、海苔...等等
烹飪用的海帶芽、魚粉、海鮮素、魚鬆...等也沒有少
甚至還有賣麻糬之類的花蓮名產喔!
如果沒有去市區買土產的話
可以考慮在這邊選購一下
柴魚花有提供試吃
不過這玩意兒聞起來很香
單吃時倒是沒什麼味道
還是煮成湯比較適合的感覺
除了吃的以外
也有一些柴魚博物館推出的週邊商品
還挺可愛的
我很少在這裡觀光客逛的地方買衣服
不過這次特別破例買了一件T恤
因為我覺得這圖案還蠻有日式風格的
就算平常出門的時候穿也不會丟臉
怎麼樣?
款式應該還不賴吧?
一件印象中好像是300元左右
算很正常的價格
外面的熟食區有曼波魚丸湯、黑潮拌麵等美食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這個「稻燒鰹魚生魚片」
這生魚片是現場剃骨
然後用乾枯的稻草點火燒烤它的表面
燒烤過程中要注意讓整片魚肉平均受熱
否則某一面可能會烤太焦
看看這大火有多麼猛烈!!!
聽說烤出來的生魚片會有稻草的香味封在裡面
(嚴格來說已經不算「生」魚片了
而是有點半生不熟)
烤完以後的魚肉才進行切片
並淋上日式醬油與大量的蔥花和洋蔥、薑末
這個是日本傳過來的吃法
一盤150元
雖然介紹了一大串
但我本人真的不是很愛吃生魚片
所以最後我點的是這個「曼波魚丸湯」 50元
裡面總共有7顆丸子
所以還蠻划算的
丸子是用曼波魚魚膠、綜合魚肉、麵粉等材料所製成
吃起來略帶點彈性
而且鮮味十足
搭配上的是這裡招牌的柴魚湯
香氣逼人
一定要整碗都喝光光才不浪費的啦~
離開「七星柴魚博物館」以後
接下來前往的是花蓮的「忠烈祠」
基本資料
地址:花蓮縣花蓮市林森路與尚志路交叉口
老實講
這裡也不是我原本計畫的行程要來的地方
不過這三天的花蓮行不斷經過此地
所以就想說停車上來看一下裡面長什麼樣子
這個忠烈祠聽說在日據時代是一座神社(花蓮港神社)
後來才改建成現在的「忠烈祠」
整個建築的風格是像中國古代那種宮殿的感覺
目前裡面奉祀的是鄭成功、劉永福、邱逢甲等民族英雄、軍人及民眾先烈
這裡的雕樑畫棟與盤龍立鳳的棟柱
其實挺有美感的
不過神奇的是這邊不但沒有衛兵
也沒看到工作人員
甚至連半個遊客都沒有
真是太神奇了
不過說實在的
這個景點也不大
大概上來拍拍照
花個10分鐘左右差不多
從忠烈祠往花蓮市區看下去
其實景色還挺不錯的
視野相當遼闊
難怪當初會把這裡改建成「忠烈祠」
最後終於在這匹銅馬的旁邊發現了人影
不過感覺不像遊客也不像是這裡的工作人員
比較像是一個來這裡乘涼的遊民...
這個景點我比較推薦愛拍照的朋友可以上來欣賞一下它的建築之美
如果沒有這種興趣的朋友其實也不用特地上來就是了
否則爬那些樓梯跟在大太陽下曝曬
其實還挺累人的呢!
行程連結:
第一天 午餐(賀川壽司屋)→慶修院→炸蛋蔥油餅→夏屋(民宿)→晚餐(戴記扁食)→洄瀾薯道+德利豆乾+曾記麻糬→五霸焦糖包心粉圓→阿之寶手創館→舊鐵道人行徒步區
第二天 早餐(夏屋女主人的弟弟開的早餐店)→七星潭風景區→光隆宇宙樂園+光隆日光猴子軍團→午餐(星爺肉骨茶)→松園別館→石藝大街創意市集→晚餐(三隻無尾熊Pizza+南濱夜市)
第三天 早餐(夏屋女主人的弟弟開的早餐店)→七星柴魚博物館→忠烈祠→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午餐(幹道肉餅)→花蓮鐵道文化館一館+二館→下午茶(公正街包子店)
- Aug 01 Mon 2011 20:41
私の花蓮旅行記 9.「七星柴魚博物館」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